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1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去繁就简,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必然;但是,去繁就简不能无止境。中国文化已经相当厚重了,再去简化中国文字,是非常非常灾难性的。这种灾难表现为中国文化出现严重断层,则新生代不能读懂如此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,历史变得空白荒芜,历史文化成为陈设品。“古文”由此而绝矣,真不希望正(繁)体字也由此而绝。

隶书

日期:2011-8-25 21:44:00

一百零零、学习许慎《说文解字叙》段注(七)

自尔秦书有八体:

“尔”,犹“此”也。《艺文志》“《史籀》十五篇”;下即次之以“《八体六技》”,而不言其篇数。韦昭注“八体”,用许说。

一曰“大篆”,

不言“古文”者,“古文”在“大篆”中也。上云“‘古文’由此绝”何也?“古文”、“大篆”虽不行,而其体固在;“刻符”、“虫书”等,未尝不用之也。

二曰“小篆”,

其时所冣重也。

三曰“刻符”,

《魏书•江式表》:“符下有书字。”“符”者,周制六节之一 ,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。

【鬼话】

《说文解字》“符”下云:“信也。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。从竹付声。”“符”字,组词有“符应”,“信”即应,不应不称之为“信”。民间有所谓“符术”,“信”即能驱役鬼神,鬼神行“信”。依段公说,符所使用的文字是“古文”、“大篆”。平日,见人在纸上乱涂乱画,即斥之为“鬼画符”——鬼用“古文”、“大篆”,如今的我们看不懂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
收藏网址:www.sosadsea.com

(>人<;)